首页 
 组织机构 
 公告栏 
 干部工作 
 组织工作 
 人才工作 
 组织发展工作 
 下载专区 
 干部在线学习中心 
 
 
我校第一期延安干部培训班圆满结束
2014-07-30 17:03  

《国歌》在开班式上奏起

党委书记李德平和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张晶授予培训班班旗

宝塔山下重温入党誓词,强化党员意识

领悟抗大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延安革命纪念馆里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

王家坪革命旧址领悟共产党人的崇高情怀

四八烈士陵园里缅怀英烈,坚定理想信念

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里追随革命足迹,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为人民服务讲台前深刻理解党的根本宗旨

聆听专家讲解,感悟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

枣园革命旧址感受水乳交融的党群干群关系

杨家岭领会伟人精神,感悟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南泥湾开展体验教学,感受中国革命的艰辛

再现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参观延安新区,感受延安革命传统教育的时代气息

结班式上领取结业证书

班旗上的庄重承诺

以延安精神为指引砥砺前进

  7月22日至28日,我校第一期延安干部培训班在陕西延安干部培训学院举办。本期培训由党委书记李德平带队,副校长陈丙义、杨留栓、王春阳、赵金安和71名中层领导干部参加,培训历时7天。

  一、培训的基本情况

  本次培训是我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和延续,是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要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贯彻始终”要求的重要举措。培训分两期进行,每期7天。

  7月22日清晨,第一期培训学员从学校出发,历时近10个小时,到达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当晚19时30分,举办开班仪式,学校党委书记李德平和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张晶分别作重要讲话。学校党委书记李德平指出,通过培训,要让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透彻理解、切实践行延安精神,真正有所感受、有所触及,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工作能力,转变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四风”问题,增强党的群众观念和走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使延安精神成为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张晶详细地介绍了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延安市的历史发展。

  培训以学习弘扬延安精神为主线,以“历史文化+革命传统+理想信念+触动心灵+启迪思想+引导生活”为基本构架,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把感性体验与理性升华相结合、直观感受与间接感悟相结合、平面印象与立体深化相结合,使形式与内容高度融合,以延安精神塑造意志品格,锤炼道德品行。培训期间,先后参观了10个革命旧址或烈士陵园,举办了7场现场教学和3次专题教学,开展了1次体验式教学。

  7月27日上午,第一期培训圆满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举行结业式,我校副校长陈丙义、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康琪分别讲话。培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培训的鲜明特点

  (一)培训主题鲜明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将培训作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贯彻始终”的重要举措,明确了“学习弘扬延安精神”的主题,在课程安排、培训方式和方法进行了周密的研究和安排,确立了“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提高履职能力”这一培训目的。

  (二)培训内容丰富

  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圣地、中国革命的圣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亲手培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培训立足学校发展实际,结合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重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培训内容非常丰富。

  宝塔山是中国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在这里,大家详细地了解了宝塔山的历史,尤其是中国革命时期的历史,切实地感受到了“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的雄壮。在这里,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增强了党员意识,增强了责任感。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她为中国革命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高级军事干部。在抗大纪念馆,大家全面地了解了抗大的发展历史和抗大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了抗大精神的内涵和当代意义。

  王家坪曾经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在这里,大家不仅了解了伟人毛泽东的父子情怀,更从毛泽东身上理解了共产党人对人民的情怀,明确了作为一名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一幅珍贵的照片,展现了中国革命时期延安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大家仿佛走了那个血雨腥的年代,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悲壮和共产党人的坚韧与执著。

  “四八”烈士陵园是发生于1946年4月8日的空难事故中牺牲的烈士的安息地。在庄严肃穆的环境里,大家缅怀革命英烈,努力走进烈士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感悟着他们的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

  为人民服务讲话台是当年为张思德同志开追悼会的地方。巍然屹立的张思德烈士雕像,透射着共产党人的坚毅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追求,阐释着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昭示着走群众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

  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曾经是中共中央驻地。安静与祥和的环境,仿佛在诉说着延安时期水乳交融的党群干群关系;一孔孔窑洞,仿佛一双双深邃的眼睛,审视着神州大地所发生的感天动地的巨变。

  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在这里,大家不仅重温了大生产运动,而且通过行军体验,感受到了当年延安军民风餐露宿、披荆斩棘、开荒种地的艰辛和自力更生、战胜困难的决心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延安整风、走进陕北和延安精神三个专题讲座,不仅让大家全面地了解了陕北的历史和文化、整风运动的全貌及其在党的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延安精神的博大精神与时代价值,而且让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培训形式多样

  培训通过“听、看、记、议、悟、行”等多种方式,让大家全面、深入地学习和领会延安精神,不断深化培训效果。

  感性体验与理性升华相结合。培训通过参观革命旧址与现场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大家在参观中获得感性认识,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教师的现场教学,进行理论引导,进一步巩固感性认识成果,并将其升华为理论认识。

  直接感受与间接感受相结合。在革命旧址或革命历史博物馆,大家通过“镜头”和实物,汲取了延安时期中国革命的大量历史知识,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大家又结合时代特征,开展广泛而深入地讨论,以讨论深化理解,寻找延安精神与自身实际的结合点,找准弘扬与践行延安精神的契合点。

  领悟精神与自觉践行相结合。通过实地参观和理论教育,大家深刻地认识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延安精神发挥着廉政建设效应、经济建设效应和精神文明建设效应。同样地,学校的发展与建设,也需要发扬延安精神,需要大家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践行。

  三、培训的丰硕成果

  培训立足实际,紧扣主题,通过感受体验、理性升华、自觉践行,收获了丰硕成果。

  增强了党性。通过培训,使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自觉地坚持崇高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政治修养,坚定不移地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道德修养,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坚持艰苦奋斗、自觉奉献,加强作风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坚持刻苦学习、学以致用,加强理论修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

  触发了思考。目前,学校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许多问题困扰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如何破解难题,实现学校又好又快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培训,引发了大家对学校实现进一步发展建设的诸多思考。比如,如何充分调动校院二级积极性,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如何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发展合力,实现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提高等。

  推动了工作。本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和领导干部的素质和工作水平,增强了大家的政治信念的坚定性、政治立场的原则性、政治鉴别的敏锐性、政治忠诚的可靠性;提高了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提升道德境界。培训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使命、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努力实现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城建大学的奋斗目标。

关闭窗口

河南城建学院党委组织部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龙翔大道
 邮箱:zzb@hncj.edu.cn  邮编:467036
ICP备案号:豫ICP备13012610号